光明网专访 | 如何打造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南园)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汪小全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该体系充分体现国家代表性、科学系统性和社会公益性。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打造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据了解,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的中国植物园联盟建设已覆盖我国大部分植物园,收集植物种类达两万余种。然而,汪小全指出,当前植物园在植物收集上存在重复性较高、地域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他认为,各植物园首先应立足于当地,重点收集和保护各自区域内的特色植物,然后广泛收集全球同纬度和相近气候条件的野生植物,并特别注重各自区域的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同时,一些大都市的植物园可以借助温室等设施广泛收集全球植物。
目前,国家植物园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已正式揭牌并启动建设。国家植物园收集活体植物1.75万种(含品种),华南国家植物园收集活体植物1.22万种(含品种),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达3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约1200种。汪小全表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许多植物在野外难以生存,面临灭绝风险。国家植物园将通过科学研究和评估,制定科学的迁地保护策略,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布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结合不同的气候带、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以及大都市的需求,形成全面的保护网络。
国家植物园并非公园 须强化科技支撑
然而,当前部分公众和管理人员对国家植物园的认识仍停留在公园层面,过于注重“花海”等展示,这种观念亟须转变。国家植物园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才能实现其多重功能。
汪小全提出,在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时,必须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例如,针对高山、亚高山植物不易栽培的问题,需要通过设施将其“引下山来”并开展研究;对于热带水果种子难以储存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种子储存和萌发的核心技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还应积极利用基因编辑等手段,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国家植物园通过专类园、标本馆、种质资源库、温室、实验室等建设,对植物类群进行系统收集、完整保护、高水平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汪小全认为,专类园和种质资源库作为国家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使命。
在筹建国家植物园体系之初,汪小全就提出了建设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议。他认为,现有的农业种质资源库等很重要,但只能满足国家的部分需求,无法全面覆盖我国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因此,建设国家级的植物种质资源库不仅是保护濒危植物的需要,也是广泛收集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发挥“园 所”优势 助力植物科学创新发展
汪小全认为,植物园与研究所之间有着天然的互补关系。植物园通过大量收集野生植物,为基础研究提供丰富材料,进而培育新品种、保障大粮食安全,既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又维护生态健康。这一过程中,基础研究的深入不仅增进了人们对植物的了解,还为植物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前沿技术支持。
为加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正在牵头建设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实验室,凝聚我国宏观植物学领域“两所三园”的优势力量、重塑队伍,系统布局、全面收集和研究植物资源,抢占植物科学制高点,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汪小全表示,国家植物园南园牵头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正在大力推动植物物种、植被生态和迁地保护等方面的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已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植物数据平台,实现了我国植物物种所有相关信息的一站式检索,并建成了数字国家植物园,开发了“花伴侣”植物智能识别的手机APP,免费用户达1300多万,在植物科学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所是基盘,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高地。汪小全强调,针对国家的迫切需求,应组织建制化、体系化的力量进行集中攻关,既能破解基础科学的前沿问题,又能打通创新的整个链条。从植物多样性研究到保护再到利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推动植物科学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